ZBLOG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子烟大全 > 正文

电子烟大全

81名英国士兵遗骸在荷兰护城河被发现!遗骨多处伤口嘴里残留烟草-闲话烟草简史

admin2024-04-20电子烟大全8

81名英国士兵遗骸在荷兰护城河被发现!遗骨多处伤口嘴里残留烟草

世界吸烟风气之盛行

1492年间,哥伦布的远航队中有两名成员看到泰诺族(tainos)印第安人把一些卷成粗雪茄状的烟叶塞进嘴里吸,从此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烟草这种东西。经过多次接触以后,又发现印第安人还有嚼烟草、嗅烟草的习惯,造成日后数百万名欧洲人竞相仿效。不过,16世纪大半时间里,烟草始终不受重视,在欧洲人眼里只是一种稀奇的植物、异国的瘾品,或由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从殖民地带回英国宫廷中的粗俗玩意儿。后来水手们将吸烟草的习惯传入社会底层,以及设在许多港口旁边的酒馆和妓院。西班牙人在经过慎重考虑后,用一艘大帆船将烟草运到菲律宾移植,1575年以后,那儿的烟草便迅速成为赚钱的作物了。1600年左右,福建水手和商人又把菲律宾烟草带进中国,不久之后,吸烟草的热潮也在中国传开了。

西非的烟草栽培业大约始于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而且是由葡萄牙人引进,他们也因为引进了玉米、豆类、甘薯、烟草,以及其他多种美洲农作物而改造了非洲农业。1590至1610年间,精力充沛的葡萄牙人又将烟草带到印度、爪哇、日本和伊朗,于是烟草的使用与栽培就像一大把石头被扔进池塘后激起的涟漪那样,一波波扩散出去:从印度到锡兰、从伊朗到中亚、从日本到朝鲜、从中国到西伯利亚、从爪哇到马来西亚和新几内亚。1620年时,烟草已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性作物了。

不过,当时烟草还没有成为普及化的消费品,因为价格依然昂贵,一直要到殖民地烟草产量扩充(这是包括瑞典这种小国在内的殖民列强共同的目标)以后才降价。那时烟草产量最大的殖民地是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而且还生产过剩。17世纪20年代初期,烟草的计价方式是每磅若干先令,到了17世纪70年代晚期,则掉到每磅1便士(1先令相当于12便士)以下。同一时期外销英国的烟草平均重量,则从每年将近30吨,增加至9000多吨。

运到英国的烟草大都还会再外销至其他地方,尤其是阿姆斯特丹。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是率先大量消费烟草的欧洲人,例如1670年荷兰人的烟草平均消费量是每人1磅半,英国人则是1磅多一点儿。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也是17世纪推动精神刺激革命的两大重镇,阿姆斯特丹又比伦敦更前进、更积极,本身的转口贸易也很活络,许多大企业商还把弗吉尼亚和其他殖民地出产的烟草,与比较廉价的荷兰烟草(长在内陆省份的施肥砂质土壤里)混在一起,再把混合成品运往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以及由荷兰烟草进口商独占(这点令英国人恨之入骨)的其他市场。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以后,参与作战的西班牙、英国及荷兰士兵又将烟草引进讲德语的中欧地区,接着再传入北欧、东欧和南欧。经常移防的士兵将烟草及其使用方法带到他们前往打仗的国家,又将他们从异国学来的烟草知识带回家乡。追随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vus Adolphus)投入“三十年战争”的军队,曾把吸烟的习惯带到斯堪的纳维亚内陆(沿海地区的人早已从英国与荷兰水手那儿学会吸烟)。参加过墨西哥战争(1846~1848年)的士兵,在美国带动了抽雪茄的风潮,打过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的军人则在英国掀起了吸烟热。

不论吸烟风气是由军队还是其他媒介促成,烟草于17世纪征服欧亚两洲这件事,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第一,烟草消费者横跨所有社会阶层,大家不分贵贱、不论正邪,至于是用牙齿嚼、嘴巴吸还是鼻子嗅,则因阶级、性别、地方习俗而异。第二,政府与教会当局起先都强烈(有时态度十分粗暴)地反对国人使用烟草,后来这种限制也一一被克服。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8世纪期间欧洲烟草消耗量(以每人吸多少磅来计算)并没有增长,不过这数字并不包括欧洲本土地下工厂制造的产品,以及未经申报的美国进口货(两者相加可能占总消耗量的1/3),因此容易形成误导。另外,18世纪鼻烟大为流行,也可以解释烟草消费何以呈现停滞现象,因为每磅烟草所能制造的鼻烟数量要比口吸烟来得多,换句话说,18世纪欧洲人消耗的尼古丁并没有减少,而是使用效率(或是违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

19世纪期间,吸烟再度风行于欧洲,首开风气的人则是一群浪漫主义者、狂放艺术家、军人,以及纨绔子弟。到了19世纪50年代,虽然鼻烟依然盛行于瑞典和冰岛,但是烟斗和雪茄的消耗量也迅速成长。20世纪上半叶,卷烟更是击败所有竞争者,变成欧洲、美国、土耳其、中国及其他地区共同使用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国际语言或默契。

大家普遍吸烟(尤其是抽卷烟)的结果,使得烟草消费量大增。以欧洲大陆烟草使用量最大的法国为例,1819年每人平均消费的烟草制品不到350克,鼻烟的市场占有率则为58%,到了1925年,法国人平均消耗1350克以上的烟草制品,鼻烟只占7%的市场,嚼食用的烟草则占2%。1909年,一位美国医生在参观过巴黎近郊小镇伊西雷慕里(issyles Moulineaux)一座一尘不染的烟草工厂后,有感而发地说,法国人并没有染上美国人那种酷爱嚼食烟草的坏习惯。

其实他不必为国人担忧,因为再过一代,吐烟草汁用的痰盂就变成了古董,美国人也纷纷向卷烟投降了。1930年美国官方出版的《烟草业年度调查》(Tobacco Industry Annual Review)报道美国该年的烟叶产量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并将之归功于卷烟广告大增,以及女性大量吸烟。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男性与女性每秒钟共购买了1.5万支卷烟,全世界卷烟年产量也攀升至380余万吨,烟草更是遍植于世界各大洲的经济作物(只有南极洲除外,不过前往南极探险的人倒是照样抽烟)。那时全球烟草总产量有1/3来自北美洲,2/5来自亚洲,1/6来自欧洲,其余1/10则来自南美洲与非洲(后来非洲产量也迅速扩充)。美国烟草制品的产量与输出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全球各大洲也都看得到美国产卷烟,连南非土著布须曼族(bushmen)都晓得用手指模仿吞云吐雾状向人乞讨美国烟。虽然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卷烟消耗量没有成长,发展中国家的卷烟消费却持续扩大。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估计全世界的吸烟人口已达11亿(占15岁以上人口的1/3),每年抽掉的卷烟则为5.5万亿支,这数字代表全世界每个人——不分男女老幼、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每星期要消耗一整包卷烟。

闲话烟草简史

烟草,拉丁语学名:Nicotianatabacum。烟草属管状花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中国,原产南美洲,据说已经有七千多年的种植历史。

就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烟草这玩意儿也总有第一个抽的人,或者说吸的人,这玩意儿原产南美,那么第一个吸的肯定是本地人,是谁就不可考证了,不过这哥们儿也算是牛皮,引领了几千年的吸烟史的风骚。

原始时期,印第安人以吹烟和舞蹈祭神

据说印第安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烟草的民族,七千年前就开始了。他们对于烟草的理解,不仅仅限于吸食而且还崇拜,图腾里都有所表达,估摸着又是觉得吸烟可以沟通神灵,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些考古分析还发现,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烟的习惯。随着美洲史的进一步发掘,烟草史也许会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时期延伸。

而考古学家认为,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最早的证据是在墨西哥南部贾帕思州倍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张半浮雕画,浮雕上画着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头部还用烟叶裹着。

考古学家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灰,据考证这些遗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记载发现人类吸食烟草是在14世纪的圣萨尔瓦多。至于圣萨尔瓦多这个名字,也是哥伦布取的,谁让他第一个发现,有第一命名权呢?或者说,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地方在土语里叫什么,反正按照西方规则来干就是了。

在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登陆不久,他的船队水手便看到美洲印第安人“一手持着点燃的木棒,一手拿着像是玉米叶片或棕榈叶片卷成的长管,嘴巴和鼻孔里喷出一缕缕浓雾般的青烟。”

哥伦布船队

而关于最早记载印第安人是人类最早的吸食烟草的文字,当数西班牙人 — 潘氏所著的《个人经历谈》。潘氏叙述了他在1497年跟随哥伦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岛的经历,其中描述了他发现印第安人吸食烟草的情景。

西班牙传教士巴塞洛缪·德·拉斯·卡萨斯参加过哥伦布船队的第二次美洲大陆航行,他在《印第安人史》里写道:“一路上我们都能看到当地人,无论男女,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木炭和一些草状的植物。他们一边走路,一边点燃草叶,享受其散发出来的芳香。”

此外,在1536年5月,有个叫嘉蒂的探险家经过长时间的探险,重新回到美洲见证关于印第安人使用烟草的情形,他做了比哥伦布记载更加详细的记述:“他们把烟草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而后在他们脖子上挂上一个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只中空的石头或者是木头,很像一支管子;一会儿他们高兴的时候,便把烟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点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体内完全充满了烟,直到从他们的嘴和鼻孔里冒出为止,就像烟囱里喷出来的烟一样。他们说这样做可以使他们保持温暖和健康。我们也曾经尝试过这种烟,把它放进我们嘴里,那种热辣的味儿,如同胡椒一样。”

还有航海史学家裴南蒂斯·奥威图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这样记载的:“在其它的邪恶的习惯里,印第安人有种特别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种烟……以便产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状态。他们的酋长使用一种状如丫的管子,将有丫的两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装着燃烧的野草,他们用这种办法吸烟,直到失去知觉,伸着四肢躺在地上像个酒醉微睡的人一样……我很难想象他们从这种习惯里究竟获得了什么快乐,除非在吸烟之前就已经是喝了酒。”

话说小编吸一支烟很提神,吸两支就开始头晕,三支就想吐了。

吸烟的印第安人

在哥伦布离开时,哥伦布获得了印第安人馈赠的干烟草叶子,他的船队还带上了当地人赠予的珍贵礼物——烟草种子。从此,这些种子便随着大航海时代的航线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生根、长叶。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开始种植烟草,随后,烟草在法国、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植物园里成长起来。17世纪初,荷兰的一个小镇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用于商业性的烟草种植。自此,烟草在欧洲开始大规模种植、交易。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

烟草的种植改变了世界的隔绝。离开故土的烟草,由于气候的原因,在欧洲种植并不成功。于是,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烟草便从英国换回真金白银,也奠定了美国发展的基础。“没有烟草,就没有美国。”美国历史学界甚至有这样的认知。

烟草贸易

另一个推动烟草传播的因素是卷烟的发明。在早些时候,吸烟话说吸的旱烟,就是弄个烟斗,塞上烟丝,巴滋巴滋开始吸,或者直接拿烟叶卷成卷吸,滋味刺激。

据传,在1832年土耳其和埃及的战争中,一名炮手发明了用纸包裹发射火药的方法,大大增强了火炮威力。于是,上司奖励了他一磅烟草,不过却忘了附赠烟斗。这名士兵灵机一动,用纸包住烟丝抽了起来。一种方便快捷、容易携带的吸烟方式由此诞生。1847年菲莫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最初出售的就是土耳其手卷卷烟。

同时期,还出现了烟草史上的另一件大事——烤烟的发明。1839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烟农第一次用木炭烘烤烟叶,得到了色泽金黄、口感更好的烟叶。一种更柔和的烟草随后广为流行。

不过,当时人们吸食的卷烟,还都是手工卷制的。

1880年,美国人J·A·邦萨克发明了连续成型的卷烟机,每分钟产卷烟250支。这一重大发明标志着大规模机制卷烟时代的开始。此后,机制卷烟以其价格低廉、吸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受到消费者欢迎,卷烟生产得到迅速发展,逐渐上升到烟草工业的主导地位。

烟草与唇齿的恋爱进化史

在烟草未来到我们生活中之前,它不过是一株茄科植物,广泛地分布在美洲。

1992年多米尼加发行邮票印第安人赠送烟草给哥伦布

据考古资料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烟草并种植。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5世纪末抵达了美洲大陆,登岛后看到吞云吐雾的土著居民时都震惊了。哥伦布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写道:「一路上我们都能看到当地人,无论男女,手里都拿着一根点燃的木炭和一些草状的植物。他们一边走路,一边点燃草叶,享受其散发出来的芳香。」这种散发芳香的点燃的草叶就是烟草。

印第安人在哥伦布一行人离开时还将烟草种子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带走,烟草随着哥伦布一行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大陆。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开始种植烟草的国家。西班牙人对烟草种植的推广也带动了周边国家的效仿。随后,烟草纷纷在法国、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植物园里成长起来。17世纪初,荷兰的一个小镇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用于商业性的烟草种植。

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自此烟草在欧洲开始大规模种植、交易,渐渐的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说完烟草种植与传播的历史,我们就要讲讲烟草与唇齿接触的恋爱进化史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变革时刻吧。

第一次变革,是用烟斗(或烟筒)盛放烟丝进行抽吸,这是比较原始的吸烟方式。我们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吸烟者还有不少人习惯用烟斗或者烟筒吸烟。这种方式比较传统,烟草与唇齿之间隔着一个烟斗或烟筒的距离。

第二次变革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传统的烟斗和雪茄,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专注于吸食,这对于战场上的士兵们来说却是一种奢望。当时在某次战场上,一位烟瘾极大的士兵为了缓解烟瘾,用包子弹的薄纸包裹烟丝进行抽吸,机缘巧合之下,卷烟诞生。随取随吸的香烟,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美解决士兵们对尼古丁的渴望,因此卷烟在军队中泛滥开来。

第三次变革,19世纪80年代,卷烟生产机诞生,卷烟正式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这个阶段的人们可以享受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卷烟吸食后快感与满足。

(1867年古巴人制造出第一台卷烟机)

第四次变革,过滤嘴型卷烟问世,也才有了现在卷烟的基本模样。

1925年

任销售鲍里斯·阿维阿斯申请了用皱纹纸和纤维素絮等制造香烟过滤嘴的专利,但由于缺乏生产带过滤嘴香烟的机械,市场接受率较低

1935年

一家英国公司开始开发给香烟装过滤嘴的机器,使过滤嘴的生产和组装进入商业化阶段

1959年

我国推出第一支过滤嘴卷烟

1960年

出现第一个特种过滤嘴——由醋酸纤维素材料和Myria纸材料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二元过滤嘴

1970年

美国、捷克等国研究成功以聚丙烯丝束作为过滤嘴材料

1980年

过滤嘴卷烟在世界卷烟市场大为畅销,中国第一次进口卷烟过滤嘴

1982年

我国推出第一支使用二元碳过滤嘴的卷烟

医者仁心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文化汇集了动静结合的哲学思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理念、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治疗艺术,在维护人类健康的同时,对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医药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用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传炎帝神农尝百草、疗民疾。炎帝为我国远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因为他懂得用火所以被称为炎帝。炎帝的主要功绩有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等,故有“神农”之称。上世纪70年代,辽宁营口卷烟厂出品了“神农”烟标(图①)。该烟标主副版均描绘了神农氏左手扶犁、右手鞭打耕牛耕地的画面。上世纪90年代,山东兖州雪茄烟厂出品了“神农帝”烟标,主副版近景均为两头牛悠闲地在广阔的农田中觅食的画面,远景是安静的农舍和树木。同时期,山西太原卷烟厂出品过“炎帝”烟标(图②),主版图案是矗立于山西长治老顶山上的炎帝铜像。炎帝铜像为全身站立像,披发赤臂,身着兽皮和树叶做成的衣服,微微抬起的双手捧着一捆谷穗,神态庄严,气度非凡,似乎在注视着他的子孙后代。这枚烟标副版有草书“龙”字,下方写着:“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传说他曾在上党地区老顶山‘尝百谷,制耒耜,教民农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老顶山也因此得名‘百谷山’。”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和岐伯所著。黄帝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据说,黄帝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富锦卷烟厂出品过“岐轩”烟标(图③),烟标主版描绘的是一名古人坐在陶罐前的形象,副版描绘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图案以及一些象形文字。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由于他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当时的人就借用上古神话中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上世纪80年代,湖南长沙卷烟厂出品过“扁鹊”烟标(图④),主版图案为扁鹊肖像。

有“外科鼻祖”美誉的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经过多年实践,华佗掌握了方药、针灸和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等科。他注重养生,总结了可强身健体的“五禽戏”。《后汉书》说他晓养性之术,尤精方药,被人们称为“神医”。上世纪70年代,河南沈丘卷烟厂出品过“华佗”烟标,主副版图案上均有华佗头像。上世纪90年代,安徽阜阳卷烟厂出品了“华佗”烟标(图⑤)。该烟标主版图案是华佗头像,副版是一首诗:“刮骨奇术千秋说,世人觞咏汉华佗。阿瞒不识开颅术,枉杀神医受贬驳。”

传说,一天晚上,华佗在聚精会神地记录医案。忽然一阵哭声从窗外传来,华佗放下笔,抬头看向窗外。窗外是药圃,朦胧的月影下,一位裙裾飘飘、头戴花朵的年轻女子掩面站在药圃中。华佗连忙披衣出门,但女子已不见踪影,刚才女子所站之处只有一株芍花。华佗将这件怪事讲给妻子听,他的妻子道:“莫非你亲手所种的这颗芍花成了良药?她想现身告诉你什么?”当晚,华佗的妻子梦见自己迷了路,跌跌撞撞地走在荆棘从中,身上多处擦伤,流血不止。那名裙裾飘飘的女子向她轻轻一吹,她便血止痛消,不留疤痕。鸡啼天明,华佗的妻子起床做早餐,一不小心被菜刀划了手,血立刻冒了出来。华佗的妻子联想到梦里的情形,就让华佗到药圃把那株芍花拔起,洗净芍花根捣成泥状敷于伤口,她的手指不痛了、血也止住了,几日后,伤口愈合无痕。后来,华佗对芍花反复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而且有镇痛、滋补等效果,便将它记在《青囊经》里,并且加了一个“药”字,叫“芍药花”。由于华佗的栽培,芍药在谯陵(位于今安徽亳州)繁衍起来,后来又发展到四川、浙江、陕西等地。上世纪80年代,国营亳县卷烟厂出品了“亳芍”烟标(图⑥)。该烟标主版描绘了华佗手持芍花凝眸沉思的形象,似乎正在思考如何将芍花入药;副版描绘了芍花根部的图案,并用“平咳祛痰 镇静降压 柔肝止痛 补血敛阴”十六字,概括出了芍花的药用功效。

“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医学家,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张仲景所著的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上世纪80年代,河南南阳卷烟厂出品了“仲景”烟标(图⑦),主副版绘有位于南阳东关温凉河畔、具有壮美肃穆的汉代风格的“医圣祠”大门图案。

“药圣”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继承家学,着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为了纠正古代医药书中的谬误,他经常亲自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调查,不耻下问,向药农、游医、樵夫、农民、渔民等请教,同时参考历代医药书籍,对药物加以考证、鉴别后,将其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结集成《本草纲目》一书。该书收录了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知识及经验,对后世的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上世纪80年代,湖南郴州卷烟厂出品过“时珍”烟标,主版画面描绘了李时珍的形象。上世纪90年代,湖北广水卷烟厂出品了“李时珍”烟标(图⑧)。这枚烟标主版图案为李时珍的肖像,副版印有由蕲春四宝中的蕲竹和蕲蛇组成的“首届李时珍医药节”标志。

①上世纪七十年代,营口卷烟厂出品的“神农”烟标。

②上世纪九十年代,太原卷烟厂出品的“炎帝”烟标。

③上世纪八十年代,富锦卷烟厂出品的“岐轩”烟标。

④上世纪80年代,长沙卷烟厂出品的“扁鹊”烟标(局部)。

⑤上世纪90年代,阜阳卷烟厂出品的“华佗”烟标。

⑥上世纪80年代,国营亳县卷烟厂出品的“亳芍”烟标。

⑦上世纪80年代,南阳卷烟厂出品的“仲景”烟标。

⑧上世纪90年代,广水卷烟厂出品的“李时珍”烟标。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